感觉自己存在抑郁情绪时,可以通过日常调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若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或已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日常调节是缓解抑郁情绪的基础方式。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或作息紊乱。饮食方面需注意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和富含B族维生素的谷物。每日可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
心理治疗是改善抑郁状态的有效手段。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负面思维模式,人际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社会功能。此类治疗通常需要6-12周的系统干预,建议每周进行1-2次心理咨询。存在严重自杀倾向时,需立即进行危机干预。
药物治疗适用于中度以上抑郁症状。临床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片等,需严格遵医嘱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服用,通常2-4周起效。药物治疗周期一般需要6-12个月,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新型药物如阿戈美拉汀对睡眠障碍改善效果较好,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核心症状,或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临床访谈、量表评估等专业手段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保持治疗依从性,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