颃颡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指鼻咽部,即鼻腔与口咽相连的区域。该部位属于上焦范畴,是呼吸、发声的重要通道,也是外界清气与体内气机交汇之处。
颃颡位于鼻腔后方,向下通于喉咙,向上连接鼻窍。中医认为这一区域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所过之处,肝胆经气在此交汇。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调节呼吸气流、协助发声共鸣,以及作为防御外邪入侵的门户。当外感风热或风寒时,颃颡易受邪气侵袭,出现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症状。
该部位病变常表现为颃颡不利,多与肺气失宣、肝胆郁热有关。肺主气司呼吸,若肺失清肃则气机壅滞于颃颡;肝胆火旺可致颃颡部气血瘀滞,出现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临床治疗多采用宣肺通窍法,配合疏肝利胆的调理原则,常用辛夷、苍耳子等具有通鼻窍作用的中药,配合柴胡、黄芩等疏解少阳经气。
若出现持续性鼻塞、咽喉不适或异常分泌物,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中医师会根据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调理气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鼻腔冲洗等局部护理。日常应注意避免烟尘刺激,保持环境湿度适宜,以维护颃颡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