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有关。该病起病急骤,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细长且开口狭小,容易因粪石、异物、寄生虫等发生阻塞。管腔阻塞后,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黏膜受损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急性炎症。患者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可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确诊后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抗感染,必要时行阑尾切除术。
2、细菌感染
阑尾发生阻塞后,肠道内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可侵入黏膜并大量繁殖,诱发急性化脓性炎症。感染加重时可能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穿孔,导致腹膜炎。治疗上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严重感染者需手术切除病变阑尾。
3、其他因素
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急性胃肠炎)或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时,可能累及阑尾诱发炎症。此外,阑尾淋巴组织增生、肿瘤压迫等因素也可能间接导致管腔阻塞。此类情况需结合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肠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
急性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穿孔或感染性休克,因此一旦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