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肩周炎艾灸的位置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肩周炎艾灸的位置通常包括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臂臑穴以及阿是穴等穴位,艾灸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以下为具体位置和操作方法:

1、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缘中点,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通过温热刺激缓解肩部僵硬和疼痛,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艾灸时需对准穴位,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温热感为宜。

2、肩髎穴

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手臂外展时更易定位。该穴位艾灸有助于缓解肩关节活动受限,改善肩后侧疼痛。可使用艾条悬灸或艾灸盒固定,每次持续15-20分钟。

3、肩贞穴

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约四横指宽度处。艾灸此穴可调节手太阳小肠经,缓解肩胛区疼痛及手臂麻木。操作时注意避免烫伤,可配合回旋灸法增强效果。

4、臂臑穴

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穴上7寸。艾灸该穴位可缓解肩臂肌肉酸痛,增强肩关节稳定性。建议采用雀啄灸法,每次灸至局部皮肤微红。

5、阿是穴

即肩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艾灸这些反应点能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域,改善局部炎症和粘连。需根据疼痛范围调整艾灸点数量,每个点灸5-10分钟。

艾灸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皮肤。治疗期间可配合热敷、功能锻炼等物理疗法,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肩关节疾病。日常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提拉重物及过度劳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