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疾病2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压、管理血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病情进展。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患者通常需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这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减少尿蛋白。建议每日监测血压,保持在130/80mmHg以下,并配合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
2、管理血糖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糖,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缓释片、胰岛素注射液等。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风险。需注意定期评估肾功能调整降糖方案。
3、调整饮食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2-3g),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
4、药物治疗
针对并发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活性维生素D3调节钙磷代谢。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造影检查前应充分水化。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定量,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建议建立随访档案,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降压药、利尿剂等治疗方案,必要时转诊至肾内科专科。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使用偏方或保健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建议每季度复查肾功能相关指标,当出现水肿加重、尿量骤减或血肌酐快速上升时,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存在明确原发病的患者,需同时进行原发病的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