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传染性;生殖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存在传染风险。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原体,健康人群吸入后可能被感染。该病原体在封闭空间内容易传播,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感染者常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病程约2-3周。
生殖支原体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属于性传播疾病范畴。感染后可能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性伴侣双方同时治疗可避免反复感染。
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或泌尿系统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病原体检测。确诊支原体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需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