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选择,常见药物包括前庭抑制剂、改善循环药物、糖皮质激素、止吐药及前庭康复辅助药物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眩晕可能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耳石症等多种疾病相关。前庭抑制剂如地芬尼多、异丙嗪、茶苯海明等,可通过阻断前庭神经冲动传导减轻眩晕症状,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改善循环药物能增加内耳血供,对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可用于控制前庭神经炎等炎症反应。
止吐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能缓解伴随的恶心呕吐症状。部分患者需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必要时可联用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若为耳石症引起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医生可能会进行手法复位治疗,配合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
眩晕发作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头部剧烈活动。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的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驾驶员等特殊职业者需谨慎使用。若出现持续性眩晕、听力下降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完善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