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同房疼痛以及不孕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痛经
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能向腰骶部或大腿放射。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活动。这种疼痛与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期出血、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及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2.月经量增多
由于子宫肌层增厚、宫腔面积增大及子宫收缩力减弱,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出血量明显增加,部分人可能伴有血块排出。长期月经过多还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
3.经期延长
部分患者月经周期虽正常,但经期持续时间可能超过7天。这与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及子宫肌层收缩功能异常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不规则出血。
4.同房疼痛
子宫腺肌病可能导致子宫体积增大、位置固定,同房时子宫受到碰撞或牵拉,引发深部盆腔疼痛。疼痛程度与病灶位置及子宫活动度相关。
5.不孕
约30%-50%的患者可能出现生育困难。异位的内膜组织可能干扰受精卵着床,或引发盆腔粘连、输卵管功能异常,从而降低受孕几率。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或月经异常,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缓解症状或手术切除病灶,具体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