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透析机将血液引出体外,利用半透膜原理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帮助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其核心作用包括替代肾脏排泄功能、调节电解质平衡以及纠正酸中毒等。
1.替代肾脏排泄功能
当肾脏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会蓄积。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差,促使这些溶质从血液扩散到透析液中,有效降低毒素水平。研究表明,单次4小时的透析可清除约60%-70%的小分子毒素。
2.调节电解质平衡
透析液中含有与人体血浆相近的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通过弥散作用,能纠正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于血钾>6.0mmol/L的急症患者,透析可在2小时内将血钾降至安全范围。
3.纠正酸中毒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液中的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可与血液中的氢离子结合,帮助恢复酸碱平衡。临床数据显示,规律透析可使动脉血pH值维持在7.35-7.45的正常区间。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需建立长期血管通路,常用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干体重变化,控制磷和钾的摄入量。建议每周进行3次规律透析,每次持续4小时,同时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治疗贫血并发症。定期评估KT/V值等透析充分性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