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高度近视

陈娟 眼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较高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通常伴有眼轴延长、眼底退行性改变等特征。其近视度数一般超过600度,可能对视力造成显著影响,并增加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在医学上,高度近视通常定义为等效球镜度数超过-6.00D(600度)。这类患者即使佩戴矫正眼镜,也可能存在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问题。随着度数加深,眼轴长度异常增长,导致眼球结构拉伸变薄。

高度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若父母存在高度近视,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此外,长期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光照条件差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速近视发展。部分病理性高度近视还与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有关。

患者常表现为远视力下降、夜间视力差、飞蚊症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约30%的高度近视患者会伴随后巩膜葡萄肿等眼底病变。

日常应注意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40分钟需休息10分钟,并定期进行散瞳验光和眼底检查。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眼科排查视网膜病变。建议高度近视者避免剧烈运动,并遵医嘱选择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屈光手术等矫正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