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腰椎骨质增生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骨骼退行性病变,通常由年龄增长、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椎体边缘形成骨性凸起。其主要特征包括局部骨质异常增生、关节软骨退化以及可能伴随的神经压迫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是腰椎椎体边缘因长期应力刺激形成的骨赘,属于人体对骨骼稳定性下降的代偿性反应。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导致缓冲能力减弱,周围韧带松弛,椎体为维持稳定性会在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形成骨性凸起。这一过程常伴随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等退行性改变。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腰部钝痛或僵硬感,晨起时症状明显,活动后稍缓解。严重时增生的骨赘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肌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腰椎活动受限,尤其是后伸和侧弯动作,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后症状加重。

除自然衰老因素外,长期腰部超负荷活动如重体力劳动、反复弯腰等慢性劳损是重要诱因。不良姿势如久坐、睡软床等会导致腰椎受力异常,加速退变进程。肥胖会增加腰椎负荷,腰部外伤史或先天结构异常也会提高患病风险。代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也可能间接促进骨质增生。

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适度进行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动作。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骨质增生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