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力是如何分级的

薛爽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肌力分级通常采用Lovett分级法,将肌肉力量分为0级至5级共六个等级。这种分级方法常用于临床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帮助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1.0级:完全瘫痪。受测肌肉完全无收缩活动,肢体无法产生任何可见或可触及的运动,提示神经支配完全中断或肌肉功能丧失。

2.1级:肌肉轻微收缩。在特定体位下可观察到或触摸到肌肉颤动,但不足以带动关节活动,常见于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恢复阶段。

3.2级:肢体水平运动。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在水平面上完成全范围运动,但无法对抗重力抬起肢体,多出现在肌力部分恢复过程中。

4.3级:抗重力运动。肌肉能对抗地球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例如将手臂从身体侧方抬至水平位置,但无法承受额外阻力。

5.4级:抗部分阻力。肌肉可对抗检查者施加的中等强度阻力完成动作,但力量较健侧明显减弱,提示存在神经损伤或肌肉病变。

6.5级:正常肌力。肌肉收缩力量正常,能完全抵抗阻力完成动作,关节活动范围无受限,两侧肢体力量对称。

进行肌力评估时需注意保持测试环境温度适宜,避免疲劳状态下检测。若发现肌力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肌电图等辅助诊断,明确病因后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肌力训练应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避免过度负荷造成二次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