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预防措施等进行综合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
1.药物治疗
抗寄生虫药物是治疗钩虫感染的主要方式,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三苯双脒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或杀灭成虫及幼虫,降低虫体对肠道的损害。用药期间需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随意停药导致复发。
2.对症治疗
针对贫血症状,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严重贫血者可考虑输血治疗。皮肤瘙痒或炎症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3.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消化道出血,需应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抑酸药物保护黏膜。继发细菌感染时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片等。对于营养不良患者,需加强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4.预防措施
在钩虫病流行区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土壤,劳作时穿戴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具。改善卫生设施,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阻断传播途径。高危人群可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钩虫病治疗需根据感染程度和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粪便虫卵,确认驱虫效果。若出现持续腹痛、黑便或头晕乏力加重,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同时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