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奶期是指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食欲减退现象,常见于3-6月龄阶段。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变化或身体不适有关,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
厌奶期主要表现为婴儿突然减少吃奶量或拒绝吃奶,但精神状态良好,无其他异常症状。这一现象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与婴儿的消化功能发育、感官敏感度增强有关。部分婴儿可能因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而分心,导致吃奶兴趣下降。
生长发育阶段转换可能影响婴儿对奶量的需求,如开始添加辅食或出牙期牙龈不适。外界刺激过多(如嘈杂环境、新玩具)也会分散婴儿注意力。此外,呼吸道感染、肠胃不适等轻微疾病也可能引发暂时性厌奶。
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强迫进食。保持喂奶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干扰。可尝试更换喂奶姿势或奶瓶奶嘴形状。若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注意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日常喂养中需尊重婴儿的自然需求,避免过度焦虑。若厌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应到儿科门诊进行营养评估和喂养指导。家长应记录婴儿每日摄入量及反应,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