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是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季节性流感的一种。该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具有传染性强、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特点。其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乙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根据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可分为多个亚型。该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导致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在冬春季节易引发局部流行或暴发。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表面传播。
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可达39-40℃)、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伴随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临床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症状,实验室确诊主要依靠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或快速抗原检测。治疗首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和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对症治疗包括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等。重症患者需住院接受氧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季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确诊患者应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体温正常且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解除隔离。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