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型肝炎是怎么检查的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的检查方式通常包括乙型肝炎五项、HBVDNA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1.乙型肝炎五项

乙型肝炎五项是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五项指标。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可判断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区分急慢性感染以及评估免疫状态。例如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病毒感染,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具有免疫力。

2.HBVDNA检测

该检测通过PCR技术直接测量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含量,可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高病毒载量提示传染性强,且与肝损伤进展相关。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抗病毒治疗时机及评估疗效,通常需空腹采血。

3.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炎症和功能损伤情况。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受损,白蛋白降低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此项检查需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病情。

4.肝脏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CT或MRI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有无纤维化、肝硬化等结构改变。超声检查能发现早期肝实质回声增粗等异常,无创且便捷,常作为常规随访手段。

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定期复查以上项目,活动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增加检测频率。检查前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部分项目需保持空腹状态。若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至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