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通常有24根肋骨,分为左右对称的12对。这些肋骨与胸椎、胸骨共同构成胸廓,起到保护内脏和参与呼吸的作用。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肋骨数目异常,但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正常成年人共有12对肋骨,左右对称分布。第1至7对肋骨前端通过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称为真肋。第8至10对肋骨前端借助肋软骨与上位肋骨连接,形成肋弓。第11和12对肋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这种结构设计既保证了胸腔的稳定性,又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弹性空间。
肋骨与肋间肌协同作用形成可活动的胸廓结构,在呼吸过程中通过升降运动改变胸腔容积。其形成的骨性支架有效保护心脏、肺脏等重要脏器免受外力冲击。肋骨骨膜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在遭受外力打击时能产生保护性疼痛反射,促使人体采取防御姿势。
约0.5%-1%人群可能出现肋骨数目异常,常见为颈肋(第7颈椎处多生肋骨)或腰肋(第1腰椎处多余肋骨)。后天因素如手术切除、创伤性缺失也会导致肋骨数目改变。这些变异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但颈肋可能压迫臂丛神经引起手部麻木,需医学评估。
日常应避免胸部受到剧烈撞击,乘车时正确使用安全带。保持规律运动可增强肋间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或胸廓畸形,应及时到骨科或胸外科就诊,通过X线或CT检查明确肋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