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脱落的主要表现是月经来潮,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随异常症状,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有关。具体表现因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存在差异,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表现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是女性月经的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出血量约20-60毫升,血液多呈暗红色,可能含有少量子宫内膜碎片或血块。部分女性在经期可能出现下腹隐痛、腰部酸痛、乏力等症状,通常持续2-7天可自行缓解。
2.子宫内膜异位症
若子宫内膜异常种植在卵巢、盆腔等部位,脱落时可引起痛经进行性加重、同房疼痛、经期延长等症状。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部,可能放射至肛门,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通常需遵医嘱使用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3.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加重,疼痛程度可能随月经周期逐渐加剧,部分患者可触及子宫均匀性增大。临床治疗常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等药物,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若月经出血量超过80毫升、经期超过7天或疼痛难以忍受,建议及时就诊妇科,通过超声检查、血清CA125检测等方式明确病因。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生冷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