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皮疹、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该疾病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
1.皮肤皮疹
皮疹是猴痘最典型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发热后1-3天内。初期表现为斑疹或丘疹,随后发展为水疱、脓疱,最后结痂脱落。皮疹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四肢和躯干,具有离心性分布的特点。
2.发热
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达到38.5℃以上,可能伴有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期一般持续1-3天,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
3.淋巴结肿大
约70%患者会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这是猴痘区别于天花的重要特征。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伴有压痛,通常持续2-4周逐渐消退。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有野生动物接触史或疫区旅居史,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接触可疑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对于高危人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具体可咨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