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英文缩写,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的一种病原体,主要引起肝脏感染性疾病。其特点包括结构特征、传播途径以及感染后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1、结构特征
乙肝病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包膜含有表面抗原,核心包含病毒DNA和DNA聚合酶。病毒通过识别肝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宿主细胞,随后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破坏肝细胞正常功能。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等均可能造成感染。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通过胎盘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
3、感染后果
感染后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肝炎。成人感染多表现为急性过程,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婴幼儿感染易转为慢性,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细胞癌。部分慢性感染者可能成为无症状携带者,但仍具有传染性。
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高危暴露后应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建议所有人群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