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长倒睫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睑内翻、眼睑外伤、沙眼等疾病原因有关。若倒睫持续存在或引发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到眼科就诊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可能因睫毛根部毛囊生长方向异常,导致睫毛朝向眼球生长。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或中老年人群,可能与眼睑皮肤松弛有关。倒睫可能引起异物感、流泪、畏光等症状,但通常数量较少且无其他眼部病变。若症状轻微,可在医生指导下观察,避免揉眼加重刺激。
2、睑内翻
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是导致倒睫的常见原因。先天性睑内翻可能与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有关,后天性睑内翻多由年龄增长导致眼睑皮肤松弛或眼睑炎症引起。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摩擦角膜的症状,如眼红、刺痛、视物模糊等。对于严重睑内翻,通常需手术矫正,如睑板楔形切除术或缝线固定术等。
3、眼睑外伤或术后瘢痕
眼睑受到切割伤、化学烧伤或经历眼部手术后,可能因瘢痕收缩牵拉睫毛倒向角膜。此类倒睫常呈局部簇状分布,可能伴随睑缘形态不规则。瘢痕形成初期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等药物,若瘢痕稳定后仍有倒睫,需考虑电解毛囊术或手术治疗。
4、沙眼
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结膜炎可导致睑结膜瘢痕形成,造成睑板弯曲变形引发倒睫。患者常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结膜滤泡增生等表现。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后期形成的倒睫可通过电解术或睑内翻矫正术处理。
若倒睫数量较少且无明显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观察。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出现持续性眼磨、畏光、视力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到眼科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角膜损伤程度,根据倒睫数量和严重程度选择电解、冷冻或手术等治疗方案,不可自行拔除倒睫以免损伤毛囊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