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是身体局部组织因感染等原因发生坏死、液化,形成内含脓液的囊腔。通常由细菌感染、异物刺激或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可发生在皮肤、内脏等多个部位,常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波动感等,需及时处理以避免扩散。
1、感染因素
脓肿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皮肤或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当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完全清除病原体时,白细胞和坏死组织会积聚形成脓液,周围逐渐形成纤维组织包裹的囊腔。这类脓肿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2、异物刺激
当木刺、缝线等异物残留在体内时,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排斥反应或继发细菌感染,形成异物性脓肿。这类脓肿在异物未取出时容易反复发作,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异物位置后手术清除。
3、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机体防御能力减弱,轻微的皮肤破损或局部感染更容易发展为脓肿。此类患者脓肿可能反复发作,且愈合速度较慢。
若发现皮肤出现硬结、红肿或波动感,应避免自行挤压,防止感染扩散。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或穿刺确诊,根据脓肿大小选择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切开引流。深部脏器脓肿可能需结合影像引导穿刺或外科介入治疗。日常需注意伤口清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