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主要用于检查与神经和肌肉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通常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症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可通过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电活动异常,帮助诊断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例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降低可提示神经受损。
2、肌肉疾病
肌电图能发现肌源性损害的特征,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等。这类疾病表现为肌肉自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静息状态下可能出现自发电位。
3、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时,可表现为波幅递减现象;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波幅递增,有助于鉴别诊断。
4、运动神经元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可通过肌电图发现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表现为自发电位增多、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等特征性改变。
若存在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肉萎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是否进行肌电图检查,并综合其他检验结果明确病因。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完成特定动作,以获取准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