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通常出生后6-8个月开始长牙,但部分婴儿可能延迟至12个月左右。若0岁宝宝未长牙,一般可采取观察等待、补充营养、排除疾病因素、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家长无需过度焦虑,但需密切观察宝宝发育情况。
1、观察等待
乳牙萌出时间受遗传、营养等因素影响,部分婴儿可能在1周岁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若宝宝未伴有其他发育异常,如身高体重达标、囟门闭合正常,可继续观察至12-15个月,期间注意记录生长曲线。
2、补充营养
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可能延缓牙齿发育。建议每日保证400-800ml奶量摄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滴剂,6月龄以上婴儿可添加含钙丰富的辅食如豆腐、酸奶等。但需避免盲目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排除疾病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佝偻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出牙。若宝宝伴有囟门过大、骨骼畸形、运动发育落后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骨密度检查等,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维生素D制剂等药物治疗。
4、就医检查
若超过13个月仍未萌牙,需到儿童口腔科拍摄X线片,排除先天性缺牙、外胚层发育不良等疾病。对于无牙胚者,2-3岁后可考虑制作功能性义齿;对于牙胚埋藏者,可能需要手术助萌或正畸干预。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儿保体检,监测头围、体重、身长等发育指标。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药物刺激出牙,如摩擦生姜、服用钙片等不当方法可能损伤口腔黏膜。若发现宝宝流涎量突然减少、牙龈苍白或肿胀明显,应及时就诊排查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