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乙酸酐气体确实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危害程度与接触浓度、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若短时间大量吸入或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需引起重视。
乙酸酐具有挥发性,其气体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直接损伤鼻腔、咽喉及支气管黏膜,导致咳嗽、咽喉灼痛等症状。若浓度过高,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反应。乙酸酐气体接触眼部时,可迅速溶解于泪液形成酸性物质,造成眼结膜充血、流泪及角膜损伤。皮肤接触高浓度气体可能引起红斑、水疱等化学性灼伤。长期低浓度暴露可能使呼吸道敏感性增高,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日常接触乙酸酐时应做好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毒面具、护目镜及防护手套。工作场所需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气体蓄积。若意外吸入出现不适,需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或眼部剧烈疼痛,应及时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损伤程度并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