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属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该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秋冬季发病率较高。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致病机制主要与病原体直接侵袭呼吸道黏膜及释放毒素引发免疫反应有关。患者早期多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逐渐转为带痰咳嗽,常伴有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治疗方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为首选。
出现持续咳嗽伴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儿童患者需警惕病情进展。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证充足休息。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