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牙齿矫正的危害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牙齿矫正可能带来牙釉质脱矿、牙根吸收、牙龈萎缩、颞下颌关节紊乱以及复发风险等危害,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危害程度因人而异,与矫正方案及个人护理密切相关。

1、牙釉质脱矿

固定矫正器的托槽需通过粘接剂固定在牙面,长期佩戴易导致托槽周围清洁困难,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细菌滋生,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釉质。临床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严重时可发展为龋齿,需通过涂氟或渗透树脂治疗。

2、牙根吸收

约15%-20%患者可能出现轻中度牙根变短,主要因持续正畸力刺激牙骨质导致吸收。X线片可见牙根尖圆钝,重度吸收可能影响牙齿稳固性。临床需通过三维影像精准控制矫治力度,出现吸收迹象时需暂停加力。

3、牙龈萎缩

金属托槽边缘可能机械刺激牙龈,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龈组织适应性改变,约30%患者出现牙龈萎缩。表现为牙根暴露、冷热敏感,前牙区易形成"黑三角"。可通过改良弓丝曲度、使用隐形矫治器降低发生率。

4、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关系改变过程中可能造成关节盘移位,表现为关节弹响、张口疼痛。研究发现约5%-10%矫正患者出现短暂性关节症状,多数在建立稳定咬合后缓解。严重者需配合咬合板治疗。

5、复发风险

拆除矫治器后牙周纤维记忆性回弹可能导致30%-50%复发率。临床要求至少佩戴保持器2年,复杂病例需终身夜间佩戴。舌体过大、口腔不良习惯未纠正者更易复发。

进行牙齿矫正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前需完善曲面断层、头颅侧位片等检查。治疗期间保持每日三次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冲牙器和牙间隙刷维护口腔卫生。出现托槽脱落或口腔溃疡应及时复诊处理,避免自行调整矫治器。矫正结束后需严格遵医嘱佩戴保持器,定期进行口腔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