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氟斑牙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氟斑牙是一种因牙齿发育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导致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黄褐色着色或釉质缺损。该病与地域性高氟环境密切相关,属于慢性氟中毒的早期表现之一。

1、病因机制

氟斑牙的形成与牙齿发育矿化期(6个月至8岁)过量摄入氟元素有关。氟通过抑制成釉细胞功能,干扰釉质晶体正常排列,导致釉质矿化不良。主要氟暴露途径包括高氟地区饮用水(氟含量>1.0mg/L)、含氟煤烟污染、含氟药物过量使用等。

2、临床表现

特征性损害包括牙面出现云雾状白垩色斑块,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黄褐色或棕褐色着色,严重者出现点状、线状或窝状釉质缺损。病损呈对称性分布,多累及前磨牙和切牙的唇颊面,乳牙较少受累。Dean分类法将病变程度分为可疑、极轻、轻度、中度和重度五型。

3、诊断鉴别

根据特征性病损表现、地域性流行病史及Dean氟牙症诊断标准可确诊。需与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等疾病鉴别,前者病损边界清晰且无高氟暴露史,后者有婴幼儿期四环素类药物服用史。

4、防治措施

改善高氟地区饮水质量(氟含量≤1.0mg/L)是根本预防措施。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氟牙膏,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慎用氟制剂。已形成的氟斑牙可通过冷光美白、树脂贴面或全瓷冠修复改善美观,重度缺损需进行牙体修复治疗。

建议居住在高氟地区的居民定期进行饮用水氟含量检测,6岁前儿童应特别注意氟摄入控制。出现牙齿着色或缺损应及时就诊,由口腔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漂白产品加重牙体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