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全身反应或过敏反应,属于疫苗常见的免疫应答现象。接种者通常会出现轻微不适,但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1、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或硬结,这是疫苗注射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部分人群因个体差异或注射手法影响,可能出现皮肤发痒或轻度发热感,一般1-2天内会逐渐消退。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热敷。
2、全身反应
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通常不超过38.5℃。这些反应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关,多发生于接种后24小时内。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补充水分,若体温持续升高需物理降温。
3、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发生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与疫苗中的辅料成分或个体过敏体质相关。接种后需在医疗机构留观半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救处理。
接种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饮食宜清淡。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或注射部位化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不可因轻微反应中断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