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属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类型。该病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为主要特征,可引发多系统功能紊乱,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见于20-50岁人群。
1、发病机制
Graves病的核心异常是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这种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合成过多。遗传因素与环境触发(如精神压力、感染)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异常。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心慌手抖、怕热多汗、体重下降等高代谢症状,部分伴随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等特征性表现。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触诊可及震颤,听诊闻及血管杂音。
3、诊断方法
结合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游离T3/T4升高以及TRAb阳性可确诊。甲状腺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增强,核素扫描呈现弥漫性摄取增高。
4、治疗手段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抑制激素合成,疗程通常需12-18个月。放射性碘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甲状腺显著肿大者。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缓解心悸症状。
该病属于慢性疾病,需长期随访甲状腺功能。治疗期间应避免高碘饮食,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