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蚊媒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具体传播方式存在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1、蚊媒传播
登革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当雌性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患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并进入唾液腺,再次叮咬健康人时便会传播病毒。这类蚊虫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在白天活动。
2、母婴传播
妊娠期女性感染登革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孕晚期母体出现病毒血症期间,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宫内感染,但总体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发热等症状。
3、血液传播
输入含有登革病毒的全血或血制品可能造成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病毒血症期供血者。此外,医护人员接触被污染的针头或医疗器械时也存在经皮肤黏膜感染的风险,但这类传播途径较为罕见。
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防蚊措施,如在蚊虫活跃区域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如出现突发高热、皮疹、肌肉疼痛等疑似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