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常用的外用消毒剂,一般具有消毒杀菌、清洁创面、去除耳垢、漂白牙齿以及处理局部感染等作用和用途。其作用机制多与氧化反应相关,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1、消毒杀菌
双氧水与伤口接触后能分解产生氧气,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该作用适用于浅表皮肤擦伤、切割伤等开放性伤口的初步处理,可降低感染风险。
2、清洁创面
双氧水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气泡可形成物理冲刷效果,帮助松动并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血痂及污染物。临床常用于术后创面、压疮等部位的清洁护理。
3、去除耳垢
低浓度双氧水能软化耳道内硬结的耵聍,其产生的气泡可促使耳垢松动脱落。使用时需注意控制剂量,避免液体残留引发耳道炎症。
4、漂白牙齿
部分牙科诊疗中会利用双氧水的氧化特性分解色素分子,改善牙齿外源性着色。但频繁使用可能损伤牙釉质,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5、处理局部感染
高浓度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感染性创面的辅助治疗,但需由医护人员操作以避免组织损伤。
使用双氧水时应选择适宜浓度,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及黏膜。皮肤敏感者可能发生灼伤或过敏反应,出现红肿、刺痛需立即停用。深度伤口、陈旧性创面及已缝合的伤口不宜使用,以免阻碍愈合。储存时需避光密封,防止有效成分分解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