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作为常见的中药材和护肤成分,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泻下通便、保湿护肤、促进消化以及修复损伤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方式不同,功效侧重也有所差异。
1、清热解毒
芦荟性寒味苦,归肝、胃经,中医常用于缓解热毒内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其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帮助减轻局部红肿热痛。
2、泻下通便
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苷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排出,适用于实热便秘的短期调理。但因作用较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肠道依赖性。
3、保湿护肤
芦荟凝胶富含多糖和氨基酸成分,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其含有的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辅助改善皮肤干燥、晒后脱皮等问题。
4、促进消化
适量食用芦荟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其黏液质成分还能保护胃黏膜,缓解轻度胃部灼热不适。
5、修复损伤
芦荟中的多肽类物质能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加速小面积烫伤、擦伤的创面愈合。局部外用时需确保创面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使用芦荟需注意区分药用与食用品种,新鲜芦荟表皮含有大黄素等刺激性物质,需去除表皮后使用凝胶部分。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外敷前建议进行皮肤敏感测试。若出现腹痛、皮疹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