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的症状和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呼吸道不适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头痛、咽痛、鼻塞等症状,儿童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表现。
1.发热
乙型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能伴随寒战、畏寒等症状。发热一般持续3-5天,在发病初期最为明显,使用退热药物后可能出现体温反复波动。
2.咳嗽
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干咳,随着病程进展可能转为有痰咳嗽。咳嗽可能刺激咽喉部引发疼痛感,夜间或活动后咳嗽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因剧烈咳嗽出现胸骨后疼痛。
3.肌肉酸痛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是典型表现,常见于背部、四肢和腰部。这种酸痛感在发病初期尤为显著,可能影响日常活动,通常随着体温下降逐渐缓解。
4.乏力
患者常感到明显疲倦和虚弱感,可持续1-2周。严重时可能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完成简单日常活动也会感到体力不支,恢复期乏力症状会逐步改善。
5.呼吸道症状
包括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鼻塞流涕等。儿童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喘息等表现,婴幼儿可能因鼻塞导致哺乳困难或睡眠不安。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确诊,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居家隔离避免传染。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治疗。乙流患者应避免带病上学或工作,直至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