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类型,指大脑深部小动脉发生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直径在2-15毫米的微小病灶。这类病变多发生于基底节区、丘脑等脑深部区域。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由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玻璃样变或微小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加速血管损伤。病变血管直径多在200微米以下,当血管壁结构受损后,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发生闭塞。由于病灶体积较小,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常见表现为轻度头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或轻度肌力下降,这些症状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对于已确诊患者,临床治疗着重控制基础疾病,如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应及时复查头颅MRI明确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