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腹壁缺损向外突出形成的包块。腹股沟区位于下腹部与大腿根部交界处,当局部肌肉或筋膜存在薄弱环节时,腹腔内的肠管、大网膜等组织可能在此处膨出。
1、病因
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与腹壁薄弱和腹内压增高有关。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松弛、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均可引起腹壁薄弱。长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重体力劳动等因素会使腹内压持续增高,推动内脏向外膨出。
2、症状
典型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站立或用力时明显,平卧后可能自行回纳。部分患者伴有局部坠胀感或钝痛,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若发生嵌顿(包块无法回纳),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肠梗阻,甚至肠管缺血坏死等急症。
3、诊断
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咳嗽时有冲击感。超声检查能明确疝囊内容物性质,CT或MRI可用于复杂病例的术前评估,帮助判断疝环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
4、治疗
婴幼儿脐疝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可使用疝气带暂时压迫。成人腹股沟疝通常需手术修补,传统开放手术通过补片加强腹壁,腹腔镜微创手术则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势。嵌顿疝需急诊手术防止肠坏死。
若发现腹股沟区异常膨出或疼痛,建议尽早就诊。日常应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