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急性心力衰竭可能是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的,常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患者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机械辅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随胸痛、大汗等症状。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心肌供血。
2、严重感染
重症肺炎、脓毒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此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控制原发病。
3、心律失常
快速型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泵血效率显著降低。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等药物纠正心律,必要时需电复律治疗。
心脏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需立即采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医生通常会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水肿,配合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病情危重者可能需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呼吸机辅助治疗。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气短加重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