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缓慢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如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窦性心律过缓,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长期锻炼或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导致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通常无明显不适,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就医。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窦房结功能障碍会引起持续性心动过缓,可能因冠状动脉缺血、心肌炎或退行性病变导致。患者心率常低于50次/分,可能出现黑蒙、晕厥等症状。一般需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升心率,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导致心率减慢。患者常伴怕冷、水肿、皮肤干燥等症状。需通过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同时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药量。
4、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或洋地黄类药物可能抑制心脏自律性。通常停药或调整剂量后心率可恢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方案调整。
若日常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伴随胸闷、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调节心率的药物,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