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蛛网膜囊肿?

杨玄勇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蛛网膜囊肿是颅内或椎管内的一种良性囊性病变,由蛛网膜分裂异常形成的封闭腔隙构成,内含脑脊液样液体。多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少数由外伤或感染引起。

该病的发生与胚胎期蛛网膜发育异常有关,当蛛网膜分裂形成异常囊袋结构后,脑脊液在囊内逐渐积聚形成囊肿。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颅内型(常见于中颅窝、桥小脑角区)和椎管内型,其中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约占65%。

临床表现因囊肿位置和大小而异。约75%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影像检查中偶然发现。可能出现头痛、癫痫发作(约30%病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或脑积水表现。婴幼儿患者可能出现头围异常增大。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显示边界清晰的脑脊液样低密度灶,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囊肿与周围结构关系,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制定。无症状者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每年进行影像学复查。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或囊肿进行性增大时,可考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内镜辅助下囊肿-脑池造瘘术(有效率约85%)或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需关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10%。

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头部剧烈碰撞,建议每6-12个月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婴幼儿患者需监测头围发育情况,若出现呕吐、意识改变等急性症状应及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