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有血块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疾病因素相关,通常可通过观察等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1、观察等待
月经血块可能与经血排出速度、久坐不动等因素有关,若血块量少且无腹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观察2-3个月经周期,记录血块大小、颜色和出现频率,若逐渐减少则无需特殊处理。
2、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经期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减少生冷、辛辣食物摄入。日常可用热敷袋温暖下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经血顺畅排出,减少血块形成。
3、药物治疗
若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或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调节激素水平。对于子宫内膜过厚引起的血块,可能需使用黄体酮胶囊促进内膜脱落。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血块多与气滞血瘀有关,可经中医辨证后使用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或桂枝茯苓丸改善血瘀体质。部分患者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有助于温经散寒。
5、手术治疗
若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经评估后可能需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必要时可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选择透气卫生用品并定时更换。若血块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伴随经期延长、贫血头晕、剧烈腹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不建议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以免加重出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