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发痒、脱皮、泛红、刺痛可通过避免刺激、保湿修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质,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
1、避免刺激
立即停用可能致敏的护肤品或化妆品,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清洁产品。建议用35℃左右的温水洁面,避免揉搓或去角质,外出时需做好硬防晒措施(遮阳伞、口罩等)。
2、保湿修复
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医用保湿霜,每日洁面后及时涂抹,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若存在干燥脱皮,可局部厚敷保湿霜并用纱布覆盖湿敷。
3、药物治疗
急性期红肿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4、物理治疗
反复发作或慢性期患者可配合红光、黄光等低能量光疗,通过光调作用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修复,但需在正规医院皮肤科操作。
若出现明显渗出、水疱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感染性皮肤病。日常需避免自行使用成分不明的药膏,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控制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长,避免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