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预防针一般接种到6岁左右,但部分疫苗可能需要在青少年时期继续接种或加强。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安排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及个体情况调整,家长应遵循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建议。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两类。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等12种,基础免疫通常在1周岁内完成,加强免疫可持续至6岁。例如百白破疫苗在3月龄启动接种,18月龄和6岁时分别进行加强;乙脑疫苗在8月龄和2岁各接种1剂。
2、非免疫规划疫苗
这类二类疫苗的接种时间更灵活。水痘疫苗建议1-12岁接种两剂,流感疫苗需每年秋冬季接种。肺炎13价结合疫苗可在6周龄至15月龄完成基础免疫,HPV疫苗则建议9-45岁女性接种。
3、补种特殊情况
若儿童因疾病等原因延迟接种,补种年龄可适当延长。如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者,15周岁前均可补种;麻疹疫苗补种期限可延长至18岁。流动儿童也可凭接种证在现居住地继续接种。
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定期查看接种记录。每次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属正常反应。若发现漏种疫苗,应及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专业人员会根据儿童年龄、疫苗间隔等要求制定补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