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后遗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发病机制,表现为肠道对正常生理刺激的过度反应。患者可能出现餐后腹痛加重、排便后缓解的特征性症状。治疗可选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调节肠道运动的药物,联合益生菌改善肠道功能。

2、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微生物紊乱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部分患者在抗生素使用后症状加重,粪便可见黏液但无脓血。治疗常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微生态制剂,必要时配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调节菌群平衡。

3、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肠道蠕动。这类患者常伴有失眠、头痛等躯体化症状。治疗需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4、肠道感染后遗症

约25%患者发病前有急性胃肠炎病史,病原体清除后仍持续存在肠道功能异常。这类病例多表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选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必要时加用利福昔明片进行肠道净化。

该病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日常应注意记录饮食日记避免诱发食物,推荐低FODMAP饮食模式。中重度患者建议定期至消化专科复诊,顽固性病例可考虑使用艾沙度林等新型肠脑神经调节剂。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止泻药洛哌丁胺胶囊不宜与抗抑郁药联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