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高度近视,子女出现高度近视的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但具体是否发病还需结合后天用眼习惯等因素综合判断。
高度近视的遗传风险与基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可能与多对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部分基因突变会影响眼轴长度或巩膜结构,从而增加近视发展的可能性。若父母均存在高度近视,子女遗传到相关致病基因的概率相对较高,但并非所有携带基因者都会发病。
后天环境因素同样对近视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即使存在遗传风险,若日常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合理用眼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反之,长期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光照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近视。
建议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儿童青少年应每半年至一年监测视力变化。日常需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若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底检查等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