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时,适当用中药材或药食同源的食物泡水饮用,可能有助于辅助调理。常见如黄芪、当归、红枣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黄芪
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中医认为其能补益脾胃之气,促进气血生化,适用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症状。日常可切片泡水饮用,但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使用。
2、当归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要药。其含有挥发油、多糖等成分,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面色苍白、头晕等血虚证。建议每次切片泡水,但便溏者需慎用,且不宜与降血压药物同服。
3、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兼具补中益气和养血安神之效。其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症状。可去核泡水,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需注意,代茶饮不能替代正规治疗。若长期存在面色萎黄、月经量少等明显气血亏虚症状,建议到医院进行血常规、铁代谢等检查,排除贫血、慢性失血等病理因素。孕妇、过敏体质者使用中药材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