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红斑或肿块、颜色鲜红或紫红、溃疡出血、压迫症状等。其症状可能因血管瘤类型、位置和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
1、皮肤红斑或肿块
婴幼儿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出现,初期表现为皮肤表面红色斑点,逐渐发展为凸起的肿块。肿块质地柔软,按压时可能褪色,常见于头面部、颈部等部位。
2、颜色鲜红或紫红
表浅型血管瘤因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皮肤呈现鲜红色;深部血管瘤位于皮下组织,表面皮肤可呈紫红色或蓝紫色,部分可能伴有静脉扩张。
3、溃疡出血
血管瘤表皮较薄,受到摩擦或外伤时易破损形成溃疡,可能出现渗血、渗液。婴幼儿口腔、会阴等潮湿部位生长的血管瘤更易继发感染,导致疼痛和愈合延迟。
4、压迫症状
较大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眼周血管瘤影响视力,鼻部血管瘤导致呼吸不畅,肝脏血管瘤体积过大时可引起上腹饱胀感,脊髓血管瘤可能引发神经压迫症状。
若发现皮肤异常红斑或肿块持续增大,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血管外科就诊,通过皮肤镜、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影响功能或美观的血管瘤,可考虑激光治疗、β受体阻滞剂外敷或手术切除等干预措施,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瘤体位置及发展速度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