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以及全身或肠道外症状。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1.胃肠道症状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泻以黏液脓血便为特征,每日可达10次以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严重时可导致贫血。
2.全身及肠道外症状
因慢性炎症消耗,患者常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约30%患者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部分可出现关节肿痛、皮肤结节性红斑或眼部葡萄膜炎等肠外表现。
3.治疗方法
轻中度患者首选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秦肠溶片)控制炎症,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重症或激素无效者需使用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患者需行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
出现持续腹痛、血便等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通过结肠镜、CT小肠成像等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治疗期间需保持高热量、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食物。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