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联合用药、针对原发病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等,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1、调整生活方式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同时增加钾摄入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超重者应减重,保持BMI在18.5-23.9kg/m²范围内,并戒烟限酒。
2、药物治疗
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利尿剂如吲达帕胺,通过排钠降低血容量。初始治疗通常选择单一药物,2-4周后评估效果。
3、联合用药
当单药治疗未达标时,可采用ACEI+利尿剂或CCB+ARB等联合方案。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等患者,需优先选择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的ARB类药物,如厄贝沙坦片。
4、针对原发病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如肾动脉狭窄,需行血管成形术;嗜铬细胞瘤引起者应手术切除肿瘤。这类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在解除病因后,血压多可恢复正常。
5、定期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早晚各1次,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每月复查肝肾功能,使用利尿剂者需监测电解质。血压稳定后每3个月评估心血管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需避免自行增减药物,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就医。长期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130/8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更严格管理。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等靶器官损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