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肛门疼痛、肿胀、分泌物增多、瘙痒以及排便不适等。该病可能由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具体症状因人而异。
1、肛门疼痛
肛周炎患者常出现肛门周围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尤其在排便时可能加重。疼痛性质多为灼热感或刺痛,可能向会阴部放射,影响日常活动。部分患者会在久坐或局部受压后感到明显不适。
2、肿胀
炎症刺激会导致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红肿、硬结。触诊时可发现局部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肿胀区域按压时疼痛明显,可能伴随波动感,提示存在化脓性改变。
3、分泌物增多
受炎症影响,肛门常有黏液、脓液或血性分泌物排出。分泌物可能沾染内裤,导致肛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这种情况容易继发真菌感染,加重皮肤刺激症状。
4、瘙痒
分泌物刺激和炎症反应会引起肛周皮肤剧烈瘙痒,夜间可能加剧。患者反复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糜烂,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会出现肛周湿疹样改变,皮肤增厚且脱屑。
5、排便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时坠胀感、排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炎症波及肛门括约肌时,可能引发排便困难或大便失禁。长期病变可能影响正常排便规律。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诊、肛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肛周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进行坐浴或局部用药。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有助于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