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四肢抽搐是啥病

王慧萍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四肢抽搐可能与癫痫、低钙血症、高热惊厥、脑部疾病以及破伤风等原因有关。该症状可由多种疾病或生理因素引发,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癫痫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四肢强直阵挛,通常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苯妥英钠片等控制病情。

2、低钙血症

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引发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此类患者常伴有口周麻木、手指刺痛等前驱症状。治疗时需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碳酸钙D3片,同时联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

3、高热惊厥

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超过39℃时可能诱发全身性抽搐,表现为四肢节律性抽动、双眼上翻等。需立即物理降温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退热药物,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时应及时就医。

4、脑部疾病

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可能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导致局部或全身抽搐。患者常伴随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明确诊断后需针对病因治疗,如病毒性脑炎可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细菌性脑膜炎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5、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感染产生的毒素会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早期表现为咀嚼肌紧张,逐渐发展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症状。确诊后需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同时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

出现四肢抽搐时应记录发作时的表现、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避免强行约束患者肢体。抽搐停止后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若反复发作或伴有高热、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脑电图、血液生化、颅脑CT等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